《紅樓夢》描寫的節慶活動很多,但專門描寫賈府過年的場景就只有一次,即五十三回的“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榮國府元宵開夜宴”。一個從上到下有三百余口人具有顯赫地位的大家族,賈府在年三十會忙些什么?他們的年夜飯又是如何吃的呢?
賈府的年夜飯
賈府的年夜飯是在祭祖之后。在賈府,過年最大的禮儀是祭祖,時間在年三十。這一天,賈母有誥封,須先進宮朝賀,然后來到宗祠祭拜。祭祀開始的時候,有樂隊奏樂,共獻爵三次,然后次第焚帛奠酒,然后所有參加祭祀者一起行禮。
祭罷宗祠,大隊人馬再到正堂向祖宗遺像禮拜。賈母拈香下拜,賈府一族之人也悉皆跪下。書中說,如此一跪不打緊,竟“將五間大廳、三間抱廈、內外廊檐、階上階下、兩丹墀內,花團錦簇,塞得無一隙空地”,可以想象,現場的情景一定煞是壯觀。
祭拜過祖先之后,一干人等還要到榮國府給賈母行禮。“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散押歲錢,荷包,金銀錁,擺上合歡宴來。男東女西歸坐,獻屠蘇酒、合歡湯、吉祥果、如意糕畢,賈母起身進內間更衣,眾人方各散出。”
等受禮散錢之后,開始全家的和歡宴。當晚還有給各處的佛堂、灶王焚香上供的節目。整個除夕之夜,兩府內外,榮寧街上,統統都是燈火高挑,爆竹齊鳴,笑語喧闐,竟夜不絕。本來是守歲之夕,看來賈府的風氣,守歲也守得鬧中無靜,怪不得賈寶玉最受不了的就是榮寧兩府的熱鬧。
賈府年三十的忙碌
一、收年例
賈府雖是“昌明隆勝之邦,詩禮簪纓之族”,同時也有好多莊園,是剝削階級食物鏈的上層,其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壓榨是在所難免的。即使烏莊頭送來那么多的年例,賈珍還抱怨物品短少,面對著那張浸透了勞動人民一年辛苦血汗的沉甸甸的米面肉菜單子,竟然斥責:“這夠做什么的!你們又打擂臺,真真是叫別過年了!”賈府對底層百姓的傾軋可見一斑。曹雪芹通過這一描寫,暴露出了賈府這個“詩禮之家”的道貌岸然,刻畫了官僚地主的剝削本質。
二、祭祖
賈府每年除夕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這既是出于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實際需要,也是后代報效祖先、感恩先人的一種隆重禮儀。賈家是大家族,宗祠建得極有氣派,祭祖不僅有復雜的準備工作,而且儀式隆重、復雜,充分顯示了賈家非同一般的地位。曹雪芹通過描寫“五間大廳,三間抱廈,內外廊檐,階上階下兩丹墀內,花團錦簇,塞的無一隙空地”的宏大場面,烘托出了賈府嚴格的宗祠制度和等級制度,使賈府一品望族的地位躍然紙上。
三、朝賀
賈府是一個即將沒落的家族,因為有了元春的入宮和得寵,才給它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即使這樣,賈府仍然無法擺脫“外面的架子還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的敗落趨勢。為了維持這種“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局面,賈府必須要對賜予他們恩惠的皇帝表達千恩萬謝,尤其是到了春節這種重要節日,更要虔誠的到皇宮磕頭朝賀,感激皇恩。“次日五鼓,賈母等人按品上妝,擺全副執事進宮朝賀,兼祝元春千秋”,寫出了賈府上下在對皇帝朝賀問題上的高度重視。
四、取樂
曹雪芹在描寫賈府過年取樂時,除了與親戚們互相宴請吃“年酒”外,把更多的筆墨用在了“元宵開夜宴”上。元宵節時,普通人家可以出外觀賞煙花社火,而賈府這樣的官宦人家,自然不用像平常人家那樣,他們可以在深宅大院里自娛自樂,盡情享受節日的歡樂。熱衷于享樂的賈母為了活躍節日氣氛,竟然在“花廳上擺了十來席酒”,還“差人去請眾族中男女”來一起喝酒、聽戲。高興之余,賈母還要大把給戲子們賞錢,以此來顯示了賈府表面上的富足。 曹雪芹描寫賈府過年,看似在向讀者展現賈府熱鬧、繁榮的場面,但其真實用意卻在于暴露賈府政治、經濟上的日趨衰敗。從先前元春省親時的“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到如今“只怕就精窮了”似的入不敷出;從“除夕祭宗祠”的人山人海、頗為隆重,到“元宵開夜宴”時的廖無幾人、冷冷清清,賈府的敗象越來多,也越來越明顯。賈府作為“百足之蟲”的末日,已為期不遠。這次過年,是賈府由勝轉衰的重要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