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百家和鳴國學論壇將于本月9日至12日在北京龍城麗宮國際酒店召開,本次論壇參與人數將超過1000人,主要為國內知名的國學研究專家、經濟學家及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等。
百家和鳴國學論壇是目前國內專業的最有影響力的國學論壇,已經成功舉辦五屆,社會反響良好,值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之際,國內再掀國學文化熱,作為一帶一路的倡導國和推動國,必須堅持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進,傳承國學精華,以自身發展為契機,讓更多人踏上發展快車,同各方一道分享發展機遇,為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貢獻力量,實現共同繁榮。
本屆百家和鳴國學論壇出席嘉賓有龍永圖、江英、鮑鵬山、于文華、李安綱、釋果寧、房立中、王曉毅、李東、閆民川、周高德、康華蘭、蘭彥嶺等,他們將與大家一起解讀《一帶一路給企業帶來的機會》,《人物志》之英雄,《建軍大業與毛主席的國學素養》,《用甲骨文解讀道德經》,《家文化、生命天機》,《新解諸子百家-莊子》,佛學智慧《禪悟人生》、《東方治理學》。
百家和鳴國學論壇主席、鬼谷子文化學者蘭彥嶺表示,近些年來,我國思想文化領域的一個突出現象就是出現了國學熱,或者說是傳統文化熱,國學熱的出現與20多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也是許多國學工作者共同推動的成果。
繼研讀 EMBA、DBA 之后,學習國學智慧借助中國傳統文化提高企業管理智慧也成為企業家進修新選。企業家在學習國學文化與哲學思維的同時,還可以將這些規律運用在實踐中,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謀略水平和商業競爭的智慧,助力企業家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運用國學智慧制定戰略戰術、構建商業模式、發現用好人才、建立企業文化等等。企業家在學習現代管理理念的同時,通過領悟東方傳統智慧的偉大力量,將中華以哲學為基礎的國學智慧和西方以數理為基礎的管理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形成有中國特色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即可實現國學與商道的完美融合。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科技,可能會亡國;但是,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種,而亡種比亡國更可怕。對中華民族來說,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之成為中華民族的身份證和象征,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是中國人之為中國人而不是美國人、日本人的惟一標志。悠久的傳統文化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民族心理、審美情趣和行為習慣。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我們應當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合理開發和利用傳統文化這個重要資源,以應對全球化的挑戰,這是國學熱興起的更深層次的原因。
我們要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中華傳統家道家風,鑄就百年基業大商之魂。”的信念,懷著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偉大愿景,讓信仰回歸,讓國學傳承,讓中華國學的諸多精髓,覆蓋全世界。